推動食農教育 北市清江剩食減量_1051026國語日報報導

公告類別:

國語日報新聞
 

 

推動食農教育 北市清江剩食減量
(2016/10/26)

 

 阮筱琪/臺北報導

 根據臺北市餐盒食品公會統計,北市一百所公私立學校一年產生約兩千噸廚餘,等於三百四十萬個便當,如以一餐平均新臺幣五十五元計算,約浪費十八億七千萬元。

 臺北市清江國小廚房供應午餐給鄰近三個學校,清江營養師蕭清月每天統計各校剩食量,她說,芥菜、油菜、清江菜等十字花科剩最多,因大家嫌「菜味重」,比較喜歡吃高麗菜、豆芽菜;經觀察也發現,剩食量多寡和學生知識、教師是否輔導學生用餐及家庭用餐習慣有關,「假如家人不吃某種青菜,學生也不吃。」

 清江國小因此大力發展食農、食育、食安課程,蕭清月也設計「從田園到餐桌」各年級課程:低年級認識食物,做布丁、搓湯圓;三年級下學期配合自然課種菜;六年級學生除了自己採收蔬菜,還要稱重包裝,賣給學校教職員。教師有時要學生賣便宜一點,學生就說:「老師,最近有颱風,菜很難種,不要殺價啦!」

 四年級學生吳尚恩說,以前午餐會剩很多飯菜,現在會想把食物吃完。四年級學生林曉萱說,有些人挑食,只吃肉不吃青菜,但老師規定每種菜都要吃,因自己種菜,覺得種菜很辛苦,現在班上午餐剩食很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