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食育扎根 讓小朋友愛上吃蔬菜__2017年4月《遠見雜誌》特刊報導

公告類別:

食材吃當季3〉清江國小

從食育扎根 讓小朋友愛上吃蔬菜

作者:陳承璋 │ 攝影:蘇義傑
出處: 《遠見雜誌》特刊:食農教育動起來 認真學吃飯 瀏覽數:1,800+

方形鐵盤上,一邊是芥藍菜炒枸杞,一邊是醬燒豆包,中間是一碗帶有淡淡奶香的濃湯,主食是有機米做的炒飯,幾乎不擱油。

     眼前這份餐點,是台北市北投區清江國小的營養午餐。從他們廚房出品的菜,少鹽、少糖、少調味料是基本。進一步細問烹調方式,炒飯其實應該稱做蒸拌飯,菜不爆香,煮熟後再與飯拌在一塊,與印象中大火快炒,炒得整鍋嗶嗶啵啵、油油亮亮完全不同。芥藍菜的油一樣少,吃起來幾近水煮,只加些枸杞提味……。

     這種菜色,挑食的小朋友嚥得下口嗎?

     清江國小校長劉國兆拍胸脯保證,他們每天都有做廚餘控管,剩菜肯定比一般國小來得少。

     實際上,最近提供北中南六縣市高中、國中、小學中餐的業者,都很頭大,原因是,自從政府2017年打算對全國供應營養午餐業者實施「4章1Q」後,每個廠商都憂心忡忡。

     「4章1Q」是指所用食材,必須符合吉園圃、CAS、有機農產品、產銷履歷TAP等四種標章,以及QRcode可追溯系統的農產品。

     台北市餐盒公會理事長陳明信直指,要真正落實政策,有兩個難關要過。第一是,食材用在地、當季,成本一定會提高。他估算,每餐要再加十元以上。第二是,符合新標準的食材,小朋友可能不愛吃,會讓廚餘量暴增,家長也會反彈。因為「你把他最愛吃的菜拿掉了,小孩子就不吃飯,(家長)一定會抗議!」他苦笑。

從一年級開始落實食農教育
 
     但清江國小似乎不受影響,當季有什麼菜,小朋友照單全收,不會喊著青菜難吃,也不會回家向家長告狀,關鍵在於,從一年級開始,每班就開始落實食農教育。

     走進清江國小的中庭,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就任後給予補助所闢建的菜園。菜園不小,幾乎占滿半個中庭,菜種更是多元,從白菜、萵苣,到香草類的迷迭香、九層塔都有,所有菜都是小朋友親自栽種,從整地挖土、澆灌施肥、除草採收,一學期四次耕種,不灑農藥,用的都是落葉枯枝堆的肥。

     食農教育就從這個田園起步。清江國小營養師蕭清月指出,每個學年至少會有三堂營養教育課,除了種菜,還會安排體驗課。比如,蔬果潤餅DIY讓小朋友親手包蔬菜潤餅;火鍋嘉年華直接採收田園蔬菜煮火鍋;還有田園市集,把收成蔬菜一把一把包裝好,以每斤30元價格賣給老師,體會農人辛苦。

     此外,全校學生也必須上營養講座,了解早餐應當吃哪些食物較健康,以及零食高油高糖所帶來的危害。六年級甚至有兩節的西餐禮儀課,培養好的用餐習慣,學習品味食材美味。

https://www.gvm.com.tw/Boardcontent_330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