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江高手 丹鳳展翅part1 ~ 遵守社會規範的品德高手

公告類別:

清江高手 丹鳳展翅part1 ~ 遵守社會規範的品德高手

 

校長 劉國兆

 

   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品德,往往比學業成績更為重要。我還記得,有一年擔任輔導主任職務時,跟著資優班親師生參觀和碩科技公司,執行長親自接待我們,他在致詞時說了一句話:「創意並非無邊無際,創意需要紀律的引導與規範」。他所說的「紀律」,其實就是「品德」。這句話深深地震撼著我,這間向來以創意領導業界的大企業,他們最在乎的不是員工生產出多少新產品,賺多少錢,反而回歸到人最基本的生存價值,那就是「品德」。由此可知,具備良好的品德,不僅為企業所重視,更已成為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企業共同關注的議題。

    清江國小的孩子們,生活在家庭、學校、社區、社會的大環境中,必須學習並培養良好的品德,讓自己成為家庭、學校、社區、社會中,遵守團體共同規範的一份子。至於什麼是「良好的品德」呢?由於「品德」易淪為「口號」、「空談」、「泛道德」等不切實際的想像,因此,必須從兩方面來看,一方面要培養孩子具備批判反思的能力,另一方面則是讓孩子在與人、環境的互動中,成為遵守社會規範的道德實踐者。為了進一步闡述我對於清江國小的孩子們如何成為「遵守社會規範的品德高手」的看法,因此將「具備批判反思的能力」及「遵守社會規範的道德實踐者」二者從更為具體的層面,分別敘述如下:

  • 品德表現在思考上

    情緒管理、正向思考、自我肯定與同理他人,都是具備「良好品德」的孩子,轉化在思考、思想、思慮方面的重要支柱。前述幾項要素與品德教育之間,具有直接的連結關係。就以孩子們遭遇到預期中或預料以外的事情發生為例,具備「良好品德」的孩子,不會遇事就慌了手腳、動輒大發雷霆或立即產生負面偏差想法。

    首先他們會做好自我的情緒管理,讓自己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怎麼辦;再來從正向思考的角度,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,而非只是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;另外在思考的過程中,也會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,而不會任意否定自我,或覺得自己已經陷入了無法挽回的泥淖中;最後則是從對方的立場,從同理他人的角度去思考,怎麼樣才能找到不損及他人的最佳方法。

  • 品德表現在言語上

    語言運用、說話藝術、溝通技巧與察言觀色,都是具備「良好品德」的孩子,轉化在言語、言談、言論方面的要件。

    首先在語言運用部分,孩子們在說出話之前,知道那些話適合在那些場合說,不會讓不文雅、帶有偏見或負面情緒的話脫口而出;至於在「說話藝術」部分,孩子們知道如何不刻意討好,但是也不會故意激怒對方;另外在「溝通技巧」部分,孩子們會與談話對想產生共鳴,而不是自顧自地說個沒完,而忽略他人的存在;最後在「察言觀色」部分,孩子們從對方的反應、表情中,會察覺到自己語言上是否有謬誤或需要修改調整之處。

  • 品德表現在行為上:

    價值選擇、判斷是非、遵守規範及待人處事,都是具備「良好品德」的孩子,轉化在行為、行動與行事上的重要元件。

    首先在價值選擇上,孩子們知道何者是良善的、有意義的、對大家都好的價值,故會以符合道德良知與社會認同為優先考量;再來是在判斷是非上,孩子們面對是與非、對與錯、黑與白的正確與錯誤的決定之間,不會出現模稜兩可、無所謂、都可以這些答案;另外在遵守規範上,是因為了解遵守的價值與好處,而非人云亦云,也不會隨波逐流;最後在待人處事上,孩子們知道要以正確的價值、是非觀念與規範,進行人際互動與事情處理。

    以上所言,提供給您參考。清江國小的孩子,不僅要學習求知的方法,並培養健康的身心,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在家庭、學校、社區以及社會共同努力與合作下,讓孩子具備良好的品德,並表現在思考、言語與行為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