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減C」大作戰?小心!別走教育的回頭路

公告類別:

「減C」大作戰?小心!別走教育的回頭路
作者劉國兆 | 風傳媒 – 2016年9月14日 上午7:46

 

 
近日來媒體報導指出,連續三年國中會考成績顯示,全台灣有三分之一的學生,英文與數學兩科,會考拿C,甚至有多達二萬名學生,五科全C,而C是「標準參照」未達基本學力的門檻線。相關報導更認為,這些孩子經過九年的學習後,能力就如同小一學生一般,所以,基本學力的崩壞,已使國家陷入「教育的國安危機」中。而解決此問題的主要方法,就是依靠老師的「有效教學」。

這樣的論述與美國雷根總統任內的《危機中的國家》(A Nation at Risk)報告似乎有雷同之處,我們回頭檢視一下美國隨之而來的各項重要教育政策,柯林頓總統頒布「邁向2000年目標:教育美國法案」(Goals 2000: Educate America Act),大力提倡績效責任,到了布希總統時期,教育部提出《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法案》(No Child Left Behind),重新規範各州政府、地方學區、學校的責任權力與績效要求(訂定各州年度進步達成及精熟標準),歐巴馬總統提出「奔向巔峰」(Race to the Top ,RTTT)法案,其主要內容是支持及提升學區學生學習標準與教師效能。

但是,我們再看看現在美國教育所興起的「標準化測驗的反思運動」,全美國今年預估將達到1百萬個家庭決定拒絕標準化測驗,而去年全美更有62萬個家庭的小孩以拒考方式進行抗爭。所以,當我們希望孩子透過標準化測驗的成績,來證明自己是否達到基本學力的門檻時,我們是否可以思考下列幾點:

第一,為什麼以標準化測驗來進行基本學力檢測?難道孩子經過九年的學習後,只有紙筆測驗才能證明他們是否具備基本學力嗎?教育應該以多元的評量方式,幫助孩子知道自己的優勢能力所在,也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。

第二,基本學力等於生活、生存能力嗎?為什麼能力被窄化到只剩下五種學科?那其他與一個人生活、生存能力息息相關的能力,為什麼被忽略了?教育應該讓各種領域的知識都獲得同等的重視,別讓學科、學力、能力與學歷之間,畫上一個簡單的線性等號。

第三,二萬名學生就算五科全C,能力就如同小一學生一般嗎?我們是以什麼樣的眼光在看待這群孩子?那是一種怎麼樣的心態呢?教育應該讓五科全C的孩子,了解到經過九年的學習,已經有部分的知識可以運用在生活之中,就算是學測五C的學生,也可能是生活五A的達人。

第四,當補救教學無法拉抬孩子的基本學力時,就只能依靠老師的「有效教學」嗎?那家庭要怎麼協助孩子的學習?孩子又該為自己的學習負怎麼樣責任呢?學習絕對不能只靠教師,要讓孩子知道,自己應該付出必要的努力,才會有學習上的各種收穫。而家長更應該扮演陪伴及支持等角色,只有親師生合作,學生的學習才會看到多元豐富的樣貌。

第五,當十二年國教高唱「有教無類」、「因材施教」、「適性揚才」、「多元進路」、「優質銜接」五大理想與目標時,又要怎麼看待標準化測驗呢?如果十二年國教無法跳脫標準化測驗的桎梏,顯然又會讓家長開始斤斤計較於分數的高低,只在乎升學學校的好壞,十二年國教的理想又將淪為空談。

第六,當實驗教育三法通過,各地正大力推動實驗教育的同時,標準化測驗與實驗教育又存在怎麼樣的辯證關係呢?實驗教育已將十二年學制串聯起來,但是接下來呢?還要經過標準化測驗的檢證,才能知道實驗教育的成效嗎?教育應該讓實驗教育的精神,得以貫徹及落實。

第七,當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麵包大師吳寶春,以他的專業背景,足以上新加坡的EMBA碩士課程時,有沒有想過,當時若請吳寶春先生參加國中會考,他會有幾A幾B幾C呢?教育要幫助孩子跳脫學業等級的制式思考,讓孩子們知道,或許現在你們達不到,但是未來你們還是有無限可能性。

身為教育工作者,當我看到「教育的國安危機」論述,當我又聽到問題的核心就在「老師的有效教學」時,我有一種莫名的哀傷,難道標準化測驗之外,我們已經找不到更適當的方法,來證明孩子的能力,並找回他們的自信嗎?我們是否再思考看看,真的,孩子的教育不會單靠哪一方的力量,孩子也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任的。

*作者為台北清江國小校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