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有溫度的教育模式─讓體驗教育成為實踐12年國教理想的最佳途徑

公告類別:

一種有溫度的教育模式─讓體驗教育成為實踐12年國教理想的最佳途徑

文/劉國兆 臺北市北投區清江國小校長

 

    12年國教即將帶來高中課程的大變革,正當社會大眾聚焦於每位高中生即將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「攜帶式課表」時,似乎少有人討論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,國中小過渡到12年國教時,還可以施展什麼作為,藉以呼應12年國教的五大理念「有教無類」、「因材施教」、「適性揚才」、「多元進路」與「優質銜接」。

    首先,我們看看世界發生了什麼。最常被各國提出來做為教育改革學習對象的芬蘭,正以「主題式教學」做為下一階段教育改革方向,既希望促成教師在教學層面的跨領域合作與互動,同時也想要提高學生在學習層面的自主性參與與合作。而造成國內一股「佐藤學」風潮的日本,早在2005年即已通過《食育基本法》,除了促使學生共同合作學習,藉以認識食物營養與食品安全,並對食物懷抱感恩之心,進而傳承食物文化等,同時更促成學校、社區與地域之間的相互合作。最近亞洲國家更興起一股「學生為何瘋補習」的反思,連曾經高居PISA國際評比第一名的上海,也在反省要怎麼做才能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。

    接著,回到臺灣的教育現場,面對12年國教即將推動的契機,筆者認為體驗教育是一種有溫度的教育模式,更是實踐12年國教理想的最佳途徑。希望藉此改革契機,將高中以降到幼兒園的K-12教育模式,轉變成開啟學生五官經驗,促成合作學習的良機;並展現出適應學生學習特性,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機;進而觸發減輕學生課業壓力,促成學校、社區及社會通力合作的新機。

    回溯自身的成長經驗,還記得孩提時代,離開學校之後,到處都是孩子們的體驗活動場所。無論是爬樹、採果、烤番薯、騎馬打仗、冒險遊戲等等,過程中常常都是自己發現問題、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。也因為好朋友們彼此要團結合作,情感自然更加緊密。每當回憶起這些點點滴滴,那種得之不易的成就感,瞬間又湧上心頭。

    當然,體驗教育的實施方式,可不是放任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也不是帶著學生走馬看花殺時間,更不是一起玩玩遊戲圖個開心而已。在講求教育專業的現代,體驗教育自有其理論與實務的嚴謹邏輯結構,包括一系列的步驟,包括:訂定教育目的、辦理專業培訓、組織教學團隊、規劃行政作業、運用社區資源、進行課程設計、落實教學活動、檢視學習成效。在體驗教育實施過程中,還要隨時進行批判反思修正的工作。

    既然體驗教育有著嚴謹的邏輯結構,又怎麼會讓人感覺到有溫度呢?我想舉近來臺北市正在推行的「小田園與食農教育」為例,並舉清江國小實際推行的成果加以說明。清江國小的「小田園與食農教育」,除了運用前述一系列的步驟外,更讓學生獲得認知、情意與技能三個層面的完整學習。第一個層面是認知,藉由系統性的學習活動,讓學生們培養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,並認識在地當季食蔬,故具有完整的知識;第二個層面是技能,透過動手操作,包括:翻土、整地、育苗、施肥、照顧、除蟲、拔草、採摘、清洗、秤重、煮菜、收拾等一系列過程,真正體會到從產地到餐桌的真實歷程,也學會動手種植的技能;第三個層面是情意,讓學生體會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關係,更從新鮮食材的品嘗過程中,回味「媽媽的手藝」,也讓學生從每道菜餚中領略不同的故事。這些林林總總的體會,將深入到學生的情感中,未來成為愛護土地、尊重自然、重視健康與珍視家人的生活家。

    因此,體驗教育是一種有溫度,也有著嚴謹邏輯結構的教育模式,它可以活絡教育現場僵化的氛圍,突破教育體制科層的窠臼,注入教育人員滿溢的能量。試試看,讓我們一起成為體驗教育的踐行者吧!

 

本文刊載於臺北市教育e週報第801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