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看重學生獲得的獎項 還是看重學生獲得的能力?

公告類別:

你是看重學生獲得的獎項 還是看重學生獲得的能力?

 

【文/劉國兆 臺北市清江國小校長】

 

 六月,是鳳凰花開的季節,也是各級學校舉行畢業典禮的時間。無論是研究所、大學、高中職、國中、國小、幼兒園,都會以隆重的方式與慎重的態度,認真地舉辦畢業典禮活動,且希望畢業生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。學生經過幾年歲月的洗禮,在師長的諄諄教誨以及各級學校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指引下,終於完成該階段的學業。幼兒園階段的學習,非以課業為重,故典禮上強調歡樂溫馨的氣氛,所以每位學生一定都會拿到獎品。然而從國小階段開始,逐級而上,學業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,故國小階段或許還可以拿到獎項,但是到了國中以上,拿到獎項者已屬少數。

   

 當然拿到獎項者,我們必須予以肯定,只是在各種獎項名稱的背後,我們是否曾經認真思考,孩子們究竟學到了什麼?改變了什麼?那些知識是讓他們可以帶得走的?那些知識又是可能影響他們一生的?我們是否真的感受到,孩子們經過學習後,無論是學習的方法、態度、為人處事等各方面,真正產生量變與質變?

   

 進一步將時間的軸線拉長來看,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的學習時間,只占一生中的幾十分之幾,就算把一輩子求學的時間加總起來,最多也只不過占幾十分之十幾到二十幾。如果國小拿市長獎,國中再拿市長獎,高中又拿市長獎,大學還是拿市長獎…,在這麼多市長獎的加持下,孩子終究還是得畢業,然後必須就業、籌組家庭、過自己的人生,孩子們必須學習好好地過完求學以外的絕大部分人生。而市長獎確實是學習過程中的美麗印記,但卻絕對不是幸福人生的保證,也絕對不會是理想人生的入場券。

   

 所以,孩子完成某個階段的學習任務時,我們要為他喝采,並真心恭喜他,已經可以準備迎接下一個階段的挑戰。但是,孩子們學習到什麼樣的能力,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。我想舉清江國小今年的畢業生為例,說一說他們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改變。在我104學年度就任清江國小校長時,這群孩子是四年級的學生,雖然深具發展潛力,但是卻缺乏自信心,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於是我們展開一系列的改造計畫。

   

 首先是「我是畢卡索」跨領域主題教學活動的實施,學生學習到如何運用巧思創意與分組合作,不僅要扮演名畫中的人物,還得在成果展中,對著參觀的家長、老師及學生,解說展示板上作品的創作動機及表現手法等。雖然這是學生們的第一次,但是踏出這一步的意義非凡,孩子們終於發現自己是可以在眾人面前,把分組合作的成果,透過有系統及架構的方式呈現出來。

   

 接著是學校連續兩年在學校及兒童育樂中心辦理的新春揮毫活動,學生已經訓練好膽識,可以在大家的注視下,提筆完成春聯作品,並且主動分送來賓;然後是每年在北投區公民會館辦理的美展活動,學生擔任現場解說,面對來賓提問,也都能侃侃而談,說清楚自己的創作理念與手法。當然,每年固定辦理的音樂發表會,更是每一位學生展現自己才藝以及全班展現合作默契的最好機會。

   

 而重頭戲則是以一年的課程活動時間,讓孩子們嘗試肢體表演、劇本創作、布景製作…的戲劇成果展,每一位學生都在戲劇展演中,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當天的謝幕,不僅看見臺上學生的笑容,也看到臺下老師及家長的感動與淚水。

   

 所以當我們在106學年度清江國小畢業典禮會場上,看見各班孩子以唱作俱佳的動感表演,讓與會的來賓一起見證孩子們這六年來的蛻變與成長,此時此刻,孩子們獲得什麼獎項,彷彿已不是重點,最重要的是,孩子們所展現出的自信笑容與才華。

   

 或許,您的孩子不一定可以獲得市長獎的肯定,但是別忘了,當您的孩子表現出運用所學的能力,或是他懂得如何解決發生的問題,也知道待人處事的道理…時,一定要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,並且鼓勵他,要繼續加油。因為人生的道路上,絕對不會只有一種學業成功的方程式。他也可以成為一個健康的人,或是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,抑或是自己滿意的生活品質,不是嗎?

 

本文刊載於臺北市教育e週報第873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