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、目標
- 激勵學生關懷人文的情操,並應用資訊知能以解決改善生活環境的問題或現象。
- 培養學生蒐集與分析資料的能力,以建立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。
- 透過本活動建構之分組學習環境,在教師的指導下,由學生自行決定學什麼及如何學,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。
- 促進北區四縣市(基隆市、新北市、臺北市、桃園縣)之學生交流觀摩的機會。
貳、辦理單位
- 指導單位: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
- 主辦單位:基隆市政府
- 承辦單位:基隆市政府(教育處)、新北市政府教育局、臺北市政府教育局、桃園縣政府教育局
- 協辦單位:基隆市立碇內國民中學、基隆市立東信國民小學、基隆市立華興國民小學、新北市板橋區大觀國民小學、臺北市內湖區西湖國民小學、桃園縣立凌雲國民中學
参、主題:資訊教育─酷數位,FUN生活。
肆、主題摘要
資訊化的社會中,培養每個國民具備資訊知識與應用能力,已為各國教育發展的重點,各國紛紛推動相關的資訊教育計畫,做為國家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基礎。而資訊教育旨於培養學生資訊擷取、應用與分析的能力,使學生具備正確資訊學習態度,包括創造思考、問題解決、主動學習、溝通合作與終身學習的能力。
爰此,希望透過此主題的探索歷程,建立學生的校園資訊倫理及網路智慧財產權等正確觀念,學習善用資訊科技,以培養懷抱科技時代的人文情懷,尊重自己及關懷他人,進而培養具有健全社會價值觀與開闊世界觀的國民。
伍、活動網站:桃園縣學校請由此網站登入:http://sthesis.tyc.edu.tw
陸、實施方式:
- 各隊完成報名後,請依主題範圍擬定一個「專題名稱」,再透過資料蒐集、研究討論、統計調查、訪問勘查、尋求社會資源協助、請教專家學者等方式去探究形成的原因、羅列或統計目前的現況、提出或構思因應的對策。書寫方式由各隊自行決定,不必以論文格式撰寫,但如以表演方式呈現作品者,仍須以文字說明內容。
- 各隊使用主辦單位提供的競賽平台,將全部探討研究的歷程及內容製作成專題報告,內容可同時呈現文字、圖片、聲音、影片或動畫,所以各隊亦可運用數位影音設備蒐集更多相關的輔助資料,以豐富專題報告的多元呈現,使閱讀者能加深對各隊專題的認識與瞭解。
- 競賽平台除了撰寫專題報告外,另包含「文章冊」、「影像館」、「藏書閣」、「相關連結」等競賽項目,各隊亦需逐一完成,並列入評分。
- 影片上傳規範:
- 專題報告可以崁入Youtube頻道的既有影片以作為引用資料,且需要註明網址與作者。
- 若參賽隊伍針對本次競賽拍攝影片及圖片 (例:訪談、紀錄、活動歷程等…),請直接將多媒體影片與圖片檔案安插在報告內容中,並注意不要超過平台容量的限制。
- 請參賽隊伍勿將本次競賽影片與圖片上傳一般網路平台(例: Youtube、Facebook、Google+等)後崁入比賽內容,而影響比賽公平原則,若發現評審得酌予扣分。
- 榮獲評審推荐隊伍代表本縣參加四縣市總決賽現場口試,由總決賽評審委員評定出總決賽優勝名次。
柒、參加對象:
- 國小組:參加縣市公私立國小在學學生(四、五、六年級)。
- 國中組:參加縣市公私立國中在學學生(含完全中學國中部)。
- 高中職組:參加縣市公私立高中職在學學生。
捌、組隊規定: